復方蒼術揮發油對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
復方蒼術揮發油以蒼術、艾葉、降香、白術、白芷、石菖蒲等富含揮發油成分的中藥材為原料提取制得,可用于制備一種中藥香薰液。中藥煙熏是我國傳統的防疫手段之一,可用于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的空氣消毒,還可緩解患者焦慮和疼痛等癥狀。選用蒼術、艾葉等制成的香薰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明顯的體外抑菌作用,能有效保護小鼠上呼吸道黏膜及黏膜免疫功能,且對呼吸道黏膜無刺激作用。目前,揮發油的提取方法有水蒸氣蒸餾法、溶劑提取法、輔助萃取法等,水蒸氣蒸餾法是目前實驗室及工業上應用最普遍的方法,其技術成熟,操作方式簡單。本研究用水蒸氣蒸餾法從中藥復方中提取揮發油,通過單因素實驗分析不同加水量、浸泡時間和提取時間下復方蒼術揮發油的提取率,并采用正交試驗對提取條件進行優化,以期提高揮發油提取率,并對復方蒼術揮發油的抑菌活性進行初步研究,為其工業化生產及應用提供參考。
復方蒼術揮發油體外抑菌活性試驗
菌懸液的制備
將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活化,接種于LB培養基,將白色念珠菌活化,接種在SDA培養基中,在36℃條件下培養24 h。取各供試菌的菌懸液,用無菌蒸餾水稀釋至合適倍數,用平板計數法測定菌液濃度,使菌液濃度為1×107-5×107CFU/mL。
對菌體生長曲線的影響
用分光光度計測定菌懸液的吸光度(OD),根據吸光度的數值判斷菌液濃度。在菌懸液中加入復方蒼術揮發油制成揮發油質量分數為1%的培養基;在菌懸液中加入阿莫西林或酮康唑使其濃度為50μg/mL,作為陽性對照組;以菌懸液為陰性對照組。將以上培養基置于37℃、130 r/min的搖床中培養12 h,每小時取樣1次,于600 nm處測定吸光度。以吸光度為縱坐標,培養時間為橫坐標,繪制供試菌體的生長曲線。
大腸埃希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陰性對照組的生長曲線在培養數小時后吸光度會顯著增加,8~9 h后吸光度趨于平穩;而在揮發油或阿莫西林的作用下,大腸埃希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曲線非常平緩,12 h反應結束時與其初始狀態下的吸光度基本一致,即菌懸液中加入復方蒼術揮發油后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無明顯增殖,復方蒼術揮發油對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有抑制作用。
下圖所示為復方蒼術揮發油對白色念珠菌生長曲線的影響,陰性對照組的含菌量在3 h后逐漸增加,用復方蒼術揮發油處理后的樣品溶液含菌量也呈增加趨勢,但其吸光度值低于陰性對照組,而經酮康唑處理的陽性對照組生長曲線較平緩,說明復方蒼術揮發油對白色念珠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作用較弱。
圖復方蒼術揮發油對白色念珠菌生長曲線的影響
結論
預實驗中初步考察了提取溫度(100℃、105℃、110℃)對揮發油提取率的影響,溫度升高,揮發油提取率略有升高,綜合考慮到操作的經濟性,選擇提取溫度為105℃,但未作進一步考察。
提取工藝研究以復方蒼術揮發油提取率為參考指標,首先采用單因素試驗考察加水量、浸泡時間、提取時間對水蒸氣蒸餾法中復方蒼術揮發油提取率的影響。在此基礎上,通過正交試驗優化了復方蒼術揮發油的提取工藝參數,確定最優工藝條件為加10倍量的水,浸泡30 min,回流提取6 h,在此條件下,復方蒼術揮發油提取率平均值為0.654%。根據生長曲線結果可知3種供試菌的生長曲線經復方蒼術揮發油處理后均有改變,且處理后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吸光度值基本不變,說明復方蒼術揮發油可以抑制3種供試菌的生長繁殖,且對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影響明顯優于白色念珠菌。該研究結果可為復方蒼術揮發油的工業化生產提供依據,為復方蒼術揮發油的臨床應用等研究提供參考,但復方蒼術揮發油成分復雜、水溶性差、易氧化,其成分分析、活性及制劑等還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