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果糖在體外對大腸桿菌、嗜酸乳桿菌生長曲線的影響(一)
摘要:通過培養基中添加不同劑量的低聚果糖,探究低聚果糖在體外對大腸桿菌和嗜酸乳桿菌生長影響。試驗將低聚果糖按照20g/L、30g/L和40g/L的添加量進行添加,作為培養基唯一碳源;進行活菌平板計數,測定其OD值,繪制生長曲線。試驗結果表明,低聚果糖能抑制大腸桿菌生長,促進嗜酸乳桿菌生長。濃度為30g/L的低聚果糖對大腸桿菌抑制作用及對乳酸桿菌的促進作用與20g/L、40g/L添加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
低聚果糖是蔗糖分子以β-1,2糖苷鍵結合多重D-果糖形成,是一種水溶性糖,甜度低,安全,性能穩定,不為內源酶所水解的化合物,耐酸性和熱穩定性較高,在pH4.0~7.0范圍內高度穩定。固體低聚果糖為白色粉末甜度比蔗糖低其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小麥、馬鈴薯、大蒜、洋蔥、香蕉等植物中。研究證明,低聚果糖在單胃動物前段結腸中能被厭氧微生物很好地發酵利用,發揮益生作用。
動物機體內寄居種類多樣的微生物,其中細菌占主導地位,所有腸道內的細菌統稱為腸道菌群。腸道菌群可分為兩大類:益生菌和致病菌,益生菌是一類能夠抑制有害菌生長,改善宿主腸道微生態平衡,對宿主身體健康有益的細菌,如乳酸桿菌。乳酸桿菌通過抑菌、加強宿主免疫力、競爭營養以及競爭腸道有害菌的附著位點等對腸道致病菌產生抑菌效果。多數大腸桿菌在宿主健康狀態下在腸道內不致病,特定條件下如移位侵入腸外組織或器官,引起發病。
本研究擬通過體外培養試驗,篩選出低聚果糖對腸道大腸桿菌和嗜酸乳桿菌抑制或增值作用的最佳濃度,評價低聚果糖對兩菌種的增殖或抑制影響,為低聚果糖臨床應用上的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實驗菌種
大腸桿菌O78(CVCC1569)、嗜酸乳桿菌:廣州華農大實驗獸藥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保藏菌株。
1.2實驗試劑
低聚果糖由江門量子高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提供,MRS肉湯培養基、LB肉湯培養基均購自廣東環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去離子水自制。
1.3主要實驗儀器
主要儀器有超凈工作臺(蘇州凈化SWCJ-1FD)、雙目顯微鏡(L1100A)、酶標儀(Multiskan MK3)、pH測定儀(STARTER2100)、微量移液器、離心機(TGL-16G)、微型振蕩器(XW-80A)。
1.4實驗方法
1.4.1菌株活化及菌懸液制備
嗜酸乳桿菌接種MRS肉湯培養基,于37±1℃恒溫培養箱厭氧培養48h,大腸桿菌接種LB肉湯培養基中,于37±1℃恒溫培養箱培養16~24h,菌懸液備用。
1.4.2培養基處理
試驗組培養基:在不含糖的MRS肉湯培養基,MRS固體培養基,麥康凱培養基和LB肉湯培養基中分別加入20g/L、30g/L、40g/L的低聚果糖,121℃,30min高壓滅菌,備用。
對照組培養基:用含糖的MRS肉湯培養基、MRS固體培養基、LB肉湯培養基、麥康凱培養基培養基為對照組,121℃,30min高壓滅菌,備用。
1.4.3大腸桿菌活菌平板計數
用無菌移液器吸取活化好的大腸桿菌菌懸液1mL,沿試管壁注入含9mL無菌水的試管中,震蕩試管均勻混合,制成10倍稀釋菌液,重復操作依次進行10倍梯度稀釋,將大腸桿菌稀釋至10??;移取1mL10??大腸桿菌稀釋液于滅菌平皿中,每個稀釋度做3個平行,將冷卻至46℃左右的麥康凱培養基注入平皿約15~20mL,轉動平皿,混合均勻。置36±1℃溫箱內倒置培養24h。
1.4.4嗜酸乳桿菌活菌平板計數
用無菌移液器吸取活化好的嗜酸乳桿菌菌液1mL,同“1.4.3大腸桿菌活菌平板計數”操作,將嗜酸乳桿菌稀釋至10??。移取1mL10??嗜酸乳桿菌稀釋液于滅菌平皿中,每個稀釋度做3個平行,將冷卻至46℃左右的MRS瓊脂培養基注入平皿約15~20mL,轉動平皿,混合均勻,置36±1℃溫箱內倒置厭氧培養48h。
相關新聞推薦
1、嗜熱脂肪地芽孢桿菌生長曲線預測模型應用于預測煉乳腐敗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