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18 成人网页,岛国绿色高清av网站,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网站,色色拉Av

歡迎來到BioSense網站!

熱線:021-66110810, 66110819

手機:13564362870

林氏扇頭蜱抗菌肽重組蛋白對大腸埃希菌生長曲線影響及抑菌效果(二)

來源:中國熱帶醫學 發布時間:2025-08-27 18:05:17 瀏覽:3 次

1.2.2生物信息學分析


使用在線軟件CAMPR3(http://www.camp3.bicnirrh.res.in/prediction.php)預測Microplusin-like基因的抑菌活性;用在線軟件APD3(https://aps.unmc.edu/AP)對該基因的理化性質包括凈電荷數、GRAVY總平均親水性和Wimley-White全殘基疏水性標度、蛋白結合勢(Boman index)進行計算;使用ExPASy(https://web.expasy.org/protparam)預測蛋白大小及等電點。


1.2.3重組質粒的構建、蛋白表達與純化


在目的基因序列兩端設計特異性引物,并添加保護堿基和XhoⅠ/XbaⅠ酶切位點,以1.2.1中測序正確的目的片段為模板進行PCR擴增,pCold-SUMO載體經XhoⅠ/XbaⅠ雙酶切后,與目的基因連接并轉化至DH5α感受態細胞,轉化成功后提取質粒,命名為pCold-SUMO/Microplusin-like。將測序正確的質粒轉化至Rosetta(DE3)感受態細胞,平板培養,挑取單克隆后的菌液培養至對數期,誘導表達后收集菌體,超聲破碎,收集上清。利用Ni-NTA Resin對重組蛋白進行純化,SDS-PAGE檢測蛋白表達純化情況。以帶His標簽的鼠單抗作為一抗,HRP-山羊抗鼠作為二抗,對重組蛋白進行Western Blot檢測。


1.2.4重組蛋白抑菌活性測定


1.2.4.1菌懸液的制備


將甘油保存的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雞白痢沙門菌培養至對數生長期。采用濁度儀計算菌液濃度,并調節至1×106~1×107 CFU/mL菌懸液備用。


1.2.4.2紙片擴散法測定抗菌活性


采用濾紙片擴散法,在空白濾紙片上滴加30μL重組蛋白(濃度為10 mg/mL),用無菌鑷子貼在含菌平板上,以SUMO空載蛋白及無菌水濾紙片作為陰性對照,以滴加20μL卡那霉素(濃度為50 mg/mL)濾紙片作為陽性對照,37℃恒溫倒置培養16 h后,觀察記錄抑菌圈的有無,采用十字交叉法,用游標卡尺測量抑菌圈直徑,取平均值作為測定結果。結果判定參照《藥理實驗方法學》標準:抑菌圈直徑<10 mm為抗藥、10 mm為輕度敏感、11~15 mm為中度敏感、16~20 mm為高度敏感。


1.2.4.3最低抑菌濃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殺菌濃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測定


參考美國臨床試驗室標準委員會推薦的方法,并稍作修改,測定重組蛋白的MIC和MBC。采用微量肉湯稀釋法,在96孔板中進行試驗。向A行和B行的第2~12孔各加入100μL MH液體培養基。在第1孔中加入100μL重組蛋白溶液,第2孔加入100μL重組蛋白后,逐孔進行對倍稀釋,直至第12孔,棄去100μL。隨后,向A行第1~12孔各加入100μL菌懸液,作為試驗組。向B行第1~12孔各加入100μL MH液體培養基,作為陰性溶劑對照組。向C行各孔加入100μL MH液體培養基和100μL菌懸液,用于驗證培養基是否支持菌株正常生長,作為陽性生長對照組。向D行各孔加入200μL MH液體培養基,用于檢測培養基是否被污染,作為空白對照組。將96孔板置于37℃培養箱中孵育24 h,觀察結果。陽性孔呈現渾濁,表明細菌正常生長;陰性孔和空白孔保持清亮,表明試驗過程無污染。試驗組中無肉眼可見菌體生長的最低藥物濃度即為MIC。確定MIC后,取濃度≥MIC的菌懸液涂布于MH瓊脂平板,37℃培養24 h,觀察菌落生長情況,菌落數≤5時的最低藥物濃度即為MBC。


1.2.4.4重組蛋白對大腸埃希菌生長曲線、時間殺菌曲線的影響


選擇大腸埃希菌ATCC25922作為指示菌,取菌懸液與重組蛋白混合,使其終濃度分別為1/8 MIC、1/4 MIC、1/2 MIC、1 MIC,不加重組蛋白的樣品作為空白生長對照組,37℃孵育12 h,每小時使用酶標儀測量1次OD600 nm。以培養時間為橫坐標,OD600 nm為縱坐標繪制大腸埃希菌生長曲線。


取2 mL菌懸液至無菌試管,分別加入重組蛋白,使其終濃度為0 MIC、1 MIC、2 MIC、4 MIC,置于37℃下孵育,分別于0、5、15、30、60、120 min取100μL菌懸液經適當稀釋后涂布于MH瓊脂平板,37℃孵育24 h后進行平板菌落計數。以培養時間為橫坐標,菌落形成單位數的對數為縱坐標繪制大腸埃希菌時間-殺菌曲線。


1.2.5重組蛋白抗菌機制研究


1.2.5.1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


使用1 MBC濃度的重組蛋白處理大腸埃希菌為試驗組,使用等體積PBS處理指示菌為空白對照組。37℃孵育1 h,將孵育后的菌液離心收集菌體細胞,PBS沖洗3次,向菌體沉淀中加入2.5%戊二醛,重懸菌體,4℃固定過夜,接著用乙醇脫水15 min,經臨界點干燥儀充分干燥后,使用離子濺射儀噴金,通過掃描電鏡對樣品進行觀察。


1.2.5.2透射電子顯微鏡分析


透射電鏡的制樣程序前期與掃描電鏡相同,2.5%戊二醛溶液固定后,用1%鋨酸固定液固定2 h,PBS洗滌3次后,使用丙酮對樣品進行脫水,包埋切片后用醋酸鈾-枸櫞酸鉛雙染色,通過透射電鏡對樣品進行觀察。


1.2.5.3林氏扇頭蜱Microplusin-like蛋白三維結構預測與分子對接


利用AlphaFold工具構建多肽的三維結構模型,并通過在線平臺SAVES(https://saves.mbi.ucla.edw)對模型進行質量評估,驗證模型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選擇最優模型。選擇E.coil外模脂多糖轉運蛋白的X衍射晶體結構(PDB代碼為4RHB),利用指示菌蛋白結構作為受體,AlphaFold工具構建的林氏扇頭蜱Microplusin-like蛋白三維結構作為配體,使用Hdock進行分子對接。共采集100個對接構象;參照對接得分進行構象排序挑選出10個分數靠前的構象,根據結合位點選取最優構象。對接結果通過Pymol進行3D可視化分析,使用Ligplus軟件進行2D可視化分析。


1.3統計學分析


所有試驗平行3次,應用GraphPad 9.0統計學軟件分析并繪圖,2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相關新聞推薦

1、高效固碳優勢微藻突變株應用于污水處理,去污效果好,成本低

2、這5種拉索乳桿菌菌株(益生菌)可緩解慢速便秘癥狀

3、不同濃度的?全反式維甲酸對胰腺癌PANC-1和骨肉瘤U2OS細胞生長影響

4、基于ELISA和細菌生長曲線應用的結合定量檢測腸炎沙門氏菌(一)

5、臨床微生物實驗室藥敏試驗三種擴散法的具體操作及試驗結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