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雙宿主菌提升大腸桿菌噬菌體RDP-EC-20164發酵性能的方法
噬菌體作為替抗產品,生產發酵工藝已越發成熟。部分噬菌體發酵性能一般、無法實現高密度發酵,可通過調整感染復數、改變培養條件、更換宿主菌等方法提升發酵液的效價。但使用這些方法效果是有限的,一般當噬菌體發酵到某一數量級,由于噬菌體自身機制,噬菌體發酵液的效價便不再提升,通過這些方法一般僅能提升1個數量級,故一些本身效價低的噬菌體仍無法通過發酵生產達到令人滿意的效價。現有技術中單一宿主的噬菌體發酵液效價一般在105-107pfu/mL,在實際應用中受一定的限制,制備的相關藥物效果受限。
為克服相關技術中存在的問題,下面提供一種采用雙宿主菌提升噬菌體發酵性能的方法,該方法根據獲取的噬菌體一步生長曲線選取第二宿主BE-20096的添加時間;第一宿主BE-20261與噬菌體按照相同比例加入肉湯中培養后,添加第二宿主,并進一步發酵添加第二宿主的噬菌體混合發酵液;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以大腸桿菌噬菌體RDP-EC-20164為具體實施對象,根據噬菌體RDP-EC-20164一步生長曲線選取適當時間(0.5h)添加第二宿主。噬菌體的第一宿主與噬菌體按照相同比例加入肉湯中,37℃發酵0.5h后,添加第二宿主,發酵4-6h。如此,使用雙宿主菌共同發酵來提升噬菌體發酵性能。
具體的,采用雙宿主菌提升噬菌體發酵性能的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根據裂解譜實驗篩出被RDP-EC-20164裂解的多株大腸桿菌;基于篩出的多株大腸桿菌,通過成斑實驗篩出多株大腸桿菌作為備選宿主菌,備選宿主菌為第二宿主;
S2,將第一宿主和噬菌體液RDP-EC-20164相同體積接種量加入LB肉湯中培養,獲取噬菌體RDP-EC-20164一步生長曲線;
S3,基于步驟S2獲取的噬菌體RDP-EC-20164一步生長曲線,添加第二宿主,繼續發酵,測定混合發酵液效價,以及進行統計分析。
大腸桿菌噬菌體RDP-EC-20164,透過電鏡觀察該噬菌體為肌尾病毒,頭部長度約為118.8nm,尾部長度為122.4nm,基因組全長為48591,基因序列為SEQ ID NO:1,保藏編號為CGMCC No.45369。
根據噬菌體RDP-EC-20164一步生長曲線選取適當時間添加第二宿主。噬菌體的第一宿主與噬菌體按照相同比例加入肉湯中,發酵適當時間后,添加第二宿主,發酵4-6h。使用雙宿主菌共同發酵可以提升發酵性能。
相關新聞推薦
3、巨大芽孢桿菌BM24生長曲線、耐藥性、益生潛力評估及藥敏試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