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18 成人网页,岛国绿色高清av网站,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网站,色色拉Av

歡迎來到BioSense網站!

熱線:021-66110810, 66110819

手機:13564362870

牦牛源多殺性巴氏桿菌C47-8株體外生長曲線的測定結果

來源:中國獸醫雜志 發布時間:2023-11-17 18:07:05 瀏覽:842 次

牦牛出血性敗血癥是由多殺性巴氏桿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ultocida)引起的牦牛的一種以高熱、肺炎、間或呈現急性胃腸炎以及內臟器官廣泛出血為特征的急性傳染病,被列為青海省重點防控的疫病之一。


根據GenBanK中發表的多殺性巴氏桿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ultocida)HN06株(登錄號為NC017027)的ompH核苷酸序列設計合成一對特異性引物,將PCR擴增獲得的牦牛源P.multocida C47-8的ompH基因片段連接到pMR10載體上,構建了C47-8株ΔompH缺失株互補質粒pMR10-ΔompH,并將該質粒電轉化至C47-8ΔompH缺失株中,成功獲得其互補菌株。


在此基礎上,對C47-8親本株、ΔompH缺失株以及互補株的生物學特性進行研究。形態學觀察結果表明,3株菌的生長形態無差異;生化試驗結果表明,除了缺失株發酵蕈糖、硝酸鹽試驗呈現陽性外,3株菌的其余生化特性未發生改變;體外生長曲線表明親本株C47-8的生長速度比缺失株和互補株的生長速度慢,說明ompH基因對C47-8的生長有顯著影響。本試驗為深入研究P.multocida的致病機制以及研制安全有效的基因缺失減毒活疫苗奠定了基礎。


體外生長曲線的測定按文獻的方法測定3個菌株的OD600值,繪制細菌體外生長曲線,每個菌株做3個重復,用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并根據生長曲線測定出細菌的代時。


體外生長曲線的測定將P.multocida菌液每隔1 h測定3次OD600值,將得到的數據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并繪制體外生長曲線,結果見下圖。

C47-8親本株、缺失株和互補株體外生長曲線的測定結果


從圖可知,親本株生長速度較慢,而缺失株和互補株則生長速度較快,由此可以確定ompH基因明顯影響了C47-8的生長。


根據生長曲線測定出細菌的代時(G)C47-8親本株代時為1.248 h,缺失株為0.727 h,互補株為0.765 h。表明C47-8親本株代時最長,互補株居中,缺失株最快,說明ompH基因的缺失影響了P.multocida的生長。


相關新聞推薦

1、結核分枝桿菌的生物學特性、培養方法及應用

2、煙草黑脛病菌對氟嗎啉與甲霜靈的藥敏性分析(二)

3、鯽魚戴氏西地西菌生長曲線繪制及藥敏試驗結果(二)

4、恒河猴肺中陰溝腸桿菌的分離鑒定及藥物敏感性試驗——摘要、材料和方法

5、棉子糖抑制變異鏈球菌生物膜形成機制研究進展(二)